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二月二十一日)出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致辭:
尊敬的董建華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興瑞省長(廣東省省長)、崔世安行政長官(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王志民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林念修副主任(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黃柳權副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謝鋒特派員(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各位嘉賓:
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特別感謝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林念修副主任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改委)郭蘭峰司長,專程由北京來港向粵港澳各界的代表介紹《規劃綱要》內容。我們亦很榮幸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亦親臨香港,闡述粵澳兩地落實《規劃綱要》的重點工作。
三日前中央政府公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這個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也是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目標是通過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大灣區經濟協同發展,發揮三地互補的優勢,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
自二○一七年七月一日國家發改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在習近平主席見證下,在香港共同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後,特區政府一直與中央相關部委和粵澳政府保持緊密聯繫,共同制定及推出發展大灣區的政策措施。《規劃綱要》可說是三地政府緊密合作和與中央部委良性互動的最佳體現。香港特區政府在參與《規劃綱要》編制過程中,努力反映透過各政策局及部門徵詢業界及持份者所得的意見,我謹代表香港特區政府,衷心感謝中央政府一直非常重視而且基本上都接納香港提出的意見。
去年八月十五日,由韓正副總理主持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在北京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我和崔世安行政長官以小組成員身分出席會議,體現了港澳兩地在大灣區的重要角色。韓正副總理在開場白中精闢地講到三個問題──為甚麼建設大灣區、建設甚麼樣的大灣區和如何建設大灣區。今日,我亦想先就為甚麼香港要主動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和香港如何參與建設大灣區,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為甚麼香港要參與大灣區發展
多年來,香港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由開放的市場,結合「一國兩制」和作為國際城市的優勢,在國際競爭力排行中名列前茅。然而,隨着全球與周邊經濟體的競爭加劇,香港傳統產業的優勢正在縮窄。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今天,香港所面對的挑戰更形嚴峻。因此,我們必須力求創新,發展高增值及多元化的產業,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動力。
粵港澳大灣區這個七千萬人口、經濟總量達1.5萬億美元的龐大市場,這個我國其中一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正好為香港發展注入新動能,為港人特別是年輕人提供拓展事業的新空間、新機遇。香港必須抓緊這難得的機會,主動積極參與大灣區發展,為自身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香港如何參與大灣區發展
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享有獨特的雙重優勢。一方面我們是國家的一部分,但同時我們擁有與內地不同的經濟、法律和社會制度。香港是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擁有開放便利的營商環境及優質的專業服務。我們可以把這些優勢與大灣區內地九市的廣闊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和科技實力較強等優勢結合起來。事實上,透過推動大灣區協同發展,有助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換句話說,香港在建設大灣區的角色,須由「聯繫人」轉向更加積極的「參與者」,而本屆政府所提倡的政府新角色,即「促成者」及「推廣者」,則有利於香港參與大灣區的建設,讓全港市民都成為大灣區的「受惠者」。
由此可見,「一國兩制」既是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亦是粵港澳大灣區邁向國際的重要基礎。中央領導已多次重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過程中,必定會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推進大灣區建設,是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內涵,有利於保持港澳的長期繁榮穩定,並不會像有些人擔憂會導致「兩制」界限模糊,也不會導致香港的單獨關稅地位「弱化」,更不會令香港被內地「同化」。
未來工作重點
香港要發展成為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我們會按照《規劃綱要》的指導方向,積極與中央有關部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攜手合作,共同推進大灣區建設的工作。特區政府未來的重點工作包括:(一)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二)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為優勢範疇開拓發展空間;(四)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互聯互通;(五)推動青年創新創業;(六)充分用好香港的國際聯繫和國際網絡,向海外推廣粵港澳大灣區,吸引資金和人才落戶大灣區。以下我會重點談談在金融、航空、創新、青年創業等方面的工作。
金融服務
香港是世界公認的頂尖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排名第三,亞洲排名第一,除了與全球各大商貿中心有便捷的聯繫,並擁有與國際接軌的金融監管制度,更有戰略性地理位置。香港不但可以藉大灣區建設促進大灣區內生產要素高效流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把握大灣區的龐大人口和經濟規模,推動香港金融服務業的發展。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與粵澳政府保持緊密溝通,一同向中央政府爭取落實推動大灣區金融合作的具體措施,促進大灣區內金融發展。
航空發展
香港是國際航空樞紐。香港國際機場的航點超過220個,二○一八年的客運量逾7 400萬人次、貨運及航空郵件總量達510萬公噸。展望未來發展,香港國際機場對粵港澳大灣區以至整個國家均具有重要的戰略功能,興建中的三跑道系統將有助加強國家與國際航點的聯繫。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支持大灣區鄰近機場優勢互補,並按各自的獨特性共謀發展;同時進一步擴大大灣區境內外的航空網絡,積極發展多式聯運,加快通用航空發展,拓展跨境直升機服務,以及着力發揮香港作為航空人才培訓中心和航空融資和租賃中心對推動整個大灣區發展的獨特作用。
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國家一直大力支持香港的創新及科技發展。二○一八年五月,習近平主席親自作出批示,肯定香港擁有較雄厚科技基礎和高質素的科技人才,以及香港科技界為香港和國家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明確表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按習近平主席親自批示的精神,特區政府在過去一年獲中央支持配合的具體措施包括(一)實現中央科研資金「過河」跨境撥付到香港;(二)與國家科學技術部簽署合作安排,以加強內地與香港的科研合作;(三)確立中國科學院將在香港設立院屬機構,推動其研究院所落戶在香港科學園的兩個科技創新平台;及(四)在香港成立「大灣區院士聯盟」,促進大灣區內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間的交流合作,凝聚區內的國家級科學家,為大灣區科技發展提供意見。
事實上,經過本屆政府過去一年多的謀劃和投資,香港已經準備好在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工作中擔當重要角色。香港特區政府在這方面的具體工作包括:(一)全力發展落馬洲河套地區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二)藉着聯繫國內外頂尖企業、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基地;(三)積極推進在香港科學園建設「醫療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兩個創新平台;(四)透過「博士專才庫」及「科技專才培育計劃」等措施,培訓本地創科人才;(五)增加大學科研經費和為企業研發開支提供稅務優惠;(六)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壯大香港科研人才庫;(七)成立「創科創投基金」,以配對形式投資本地創科初創企業;及(八)開放政府數據和推出一套支持創新的政府採購政策等。
上述香港增強自身創科能力的措施,加上在《規劃綱要》提出的配套,肯定會加快我們在大灣區內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推動青年創新創業
香港特區政府鼓勵香港青年參與大灣區發展,並着力為香港青年創新創業人才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及機遇,目的是令大灣區成為世界一流的國際創新創業平台。香港特區政府將透過資助和與非政府機構合作,為在大灣區各市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創業補助、支援、輔導、引路及孵化服務;亦會與廣東省政府合作,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建立一站式資訊、宣傳及交流平台,支持香港青年創業者在大灣區發展。
結語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二○一八年十一月十二日在北京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中表示,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要大膽闖、大膽試,開出一條新路來。香港要注意練好內功,着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事實勝於雄辯,在中央的支持下,三地政府在過去一年多以來為落實大灣區發展推出了多項措施,並沒有絲毫抵觸「一國兩制」的原則。香港特區政府將繼續全面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透過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為香港探索發展新路向、開拓發展新空間、增添發展新動力。
談到政府的功能,我留意到馬興瑞省長在一月二十八日廣東省人大會議上表示省政府會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我亦在此「表個態」,特區政府會不遺餘力,竭盡所能推動大灣區的發展。但這項龐大的工程亦需要企業、專業和市民的參與。《規劃綱要》的公布,可讓社會不同界別進一步了解大灣區發展的基本原則和政策大方向,從而考慮如何透過大灣區的機遇,拓闊其發展空間。為加深粵港澳社會對大灣區建設的理解,香港特區政府會透過不同形式的宣傳和推廣活動,使企業和公眾,特別是青年人,了解及把握大灣區建設為他們帶來的發展機遇。我們亦十分重視海外的推廣工作。去年六月我率領香港代表團與廣東省和澳門特區政府到法國巴黎進行聯合推廣活動,效果理想。我們正計劃今年粵港澳三方再次到海外攜手推廣大灣區。
各位嘉賓今日在百忙中抽空出席宣講會,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我鼓勵大家到香港特區政府的專題網站 (www.bayarea.gov.hk),以及我們新設的微信公眾號瀏覽,了解大灣區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讓我們一起抓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遇,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謝謝各位!